【痞】
某(三六) 舌白脘痛。嘔惡腹鳴。此濕阻氣分。胃痹成痛。是不通之象。
炒半夏(三錢) 高良薑(一錢) 廣藿香(一錢) 橘紅(一錢) 烏藥(一錢) 香附(一錢半)
沈(二四) 精氣內損。是皆臟病。萸地甘酸。未為背謬。緣清陽先傷於上。柔陰之藥。反礙陽氣之旋運。
食減中痞。顯然明白。病患食薑稍舒者。得辛以助陽之用也。
至於黃 麥冬棗仁。更蒙上焦。
斯為背謬極。議辛甘理陽可效。(中陽不運)
桂枝湯去芍加茯苓。
汪 脈沉。中脘不爽。肢冷。
人參(七分) 淡乾薑(一錢) 炒半夏(一錢半) 川熟附(七分) 茯苓(三錢) 草果仁(八分)
朱(嫗) 目垂氣短。脘痞不食。太陰脾陽不運。氣滯痰阻。擬用大半夏湯。
人參 炒半夏 茯苓 伽楠香汁
又 脈微有歇。無神倦欲寐。服大半夏湯。脘痛不安。不耐辛通。營液大虛。春節在邇。恐防衰脫。
人參 炒麥冬 北五味
某 舌白脘悶。中焦陽氣不宣。
半夏 草果 厚朴 廣皮 茯苓 藿香梗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